散苦調痛論
何為痛苦
在開始之前,我們必須定義痛苦。
比方說,被暗戀七年的人甩了算痛苦嗎?許多人認為是。然而,若當事人有好友一同度過,並保持生活重心的話,失戀就像跌倒瘀青,再怎麼痛,很快就復原,此種煩惱不值得注意。
本文想探討長期破壞性痛苦,它沒辦法靠幾個人或膚淺的激勵之詞解決,若要精確定義,它是「不想活也不想死的狀態」。
波動性與臨界點
痛苦受各種因素影響。上午讀書喝水,下午目睹某些人得獎,而感到胸悶氣短;白天正常工作,晚上受孤寂折磨。痛苦有其量值高低與波動性,當它到達臨界點,人就會死亡。
這也解釋為何平常無憂無慮的人,一次打擊便跳樓自殺。掙扎於世間的抑鬱老人,反而活得長久。自盡與否無關平均值,而是取決於痛苦最大值。
何以散苦
痛苦屬情志問題,可從原因、心理、生理三方面切入。
筆者極度反對從根源入手,畢竟問題能解決早解決了,根本不會煩惱到現在。痛苦並非簡單的計算題,它寄生於日常生活中,折磨病患數年到數十年之久。
可惜,不少人將其看作科學和商業,妄想靠工具做分析處理。更糟的是,此偏見嚴重影響大眾,侵蝕許多患者的思維。當人們急切地想解決問題,反而加重精神負擔,這對長期愁慮之人不是好事。
因此,請放下任何解決、消除、克服等字眼,想著如何「渡過」你要面對的一切,這才是更輕鬆、將注意力拉回應對方案的正道。
心理諮商沒用?
如果你覺得有用,請跳過這章。
人為何選擇諮商?原因是「無能」,無法處理自己的問題,因此求助別人。
人為何難以幫助他人?原因是不理解。對輸贏無感的諮商師,不能體會貫穿人生的失敗。平安完成學業的菁英,永遠隔離創傷霸凌的夢魘。另一方面,患者也不理解他們,諮商師就是讀過一些書的普通人,很可能比我們更無能。
與其付出大把費用求助門外漢,不如時時刻刻監控自身感受,執行雞尾酒療法,尋找最適合的應對模式。
悲傷無用論
悲傷是世上最窩囊的情緒之一,它剝奪勇氣與動力,駕著時針拖行患者。悲傷只帶來嘲笑,幸運的孩子安逸慣了,便開始指責患者,說他們不夠努力、故步自封、草莓族,一遇到挫折就放棄等等。悲傷的人真的如他們所說,是心理韌性不足嗎?
筆者認為答案為對、也不對,比較對象不應眾人,而是生活。
人需符合自身的強大。在落後環境,身體強健才有活路;而富裕國家早產兒也活得很好。
因此,在心智上你必須輾壓旁人,抽到下下籤,你只能用心理韌性補足各方面的缺憾。
具體來說如何做呢?
中醫將情緒分為五志:喜、怒、悲、思、恐。讓患者快樂不切實際,思慮與恐懼常伴隨悲傷出現,剩下就是怒了。
當一個人保持憤怒,他就有動力做更多事,彷彿一台蒸汽火車,送再多煤炭都能化爲力量。
怒可勝悲
翻翻中國古詩,為何悲痛總是與秋天、日落聯繫在一起?
原因是三者皆屬肅降之象。大悲衰敗,秋風凋零,日薄西山,萬物歸寂。
相反地,憤怒、春日皆屬升發之象,因此我們可用它制衡悲傷,以升抗降、扶木侮金。
你必須吃下痛苦,細細咀嚼,品嚐它的味道和口感,化為向外的力量。
為什麼別人好好生活,你卻面對這種事?太奇怪了吧?
你不許窒息於沉寂之中,而是背著不甘與憤怒,鼓動最後一絲星火,向風沙嚎叫,向荒蕪前行。瀕死之際,也要拉個人陪葬。
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我們至少要選擇死法。
生理應變措施
以下工具可應對輕中度情緒風暴,效果因人而異,為治標之方,務必節制使用。
暫停法
悲傷時,暫停你的呼吸、思慮、情志和一切生理活動,彷彿被時間線切割成相異狀態。從下一瞬間開始,關閉盤旋腦中的一切,並轉移焦點到「低腦力消耗且中度專注的任務」,如做飯、行程規劃、閱讀、運動,或思考其他要事。
此法概念在於「分離」,藉由強行分割時間,暗示自己做出改變。
然而,若情緒活動為中高度激發態,使用暫停法將產生「分離障礙」,導致全身多處緊張、疼痛,此時應執行放流法。
放流法
首先,確定痛苦的感覺,是否一股氣壓在胸口、無處可去?先將它抱於懷中,集中並穩定那股積重感,當你覺得差不多時,引導它流向雙臂,最好從肩膀排出。
此法需要一定的專注力,並帶有些許不適。若反應過強,請緩慢停止以免傷身。
世代隔閡
人心是分裂的。
站在陽台,明知愛惜生命,仍有股跳下去的衝動;遭逢重擊,痛不欲生,卻泛起詭異的強笑;今日認同某個觀點,過不久懷疑自己受操縱。
人心不由工廠製造,一體成形,而是慢慢拼湊而成。不存在單一人格,而是數以萬計的思緒。因此,當中存有矛盾、不協調、衝突之處極為正常。
假設人心中存在老少二志,老者主沉靜、休養、放手,少者主上進、動身、追求。平時兩人維持一定的平衡,工作時工作,耍廢時耍廢。
漸漸地,某些因素打破了局面(如病痛、環境),照理應重新配置兩者以適應環境,但現實就是做不到。此時老者要求駐足,少者思慮未來,雙方爭著誰對誰錯,拉低工作效率也耗費心理資源。
俗話說「上醫治國,中醫治人,下醫治病。」三者有所不同,並有些相似。
我們也許無法坐上總統大位,或考進醫學系救死扶傷。然而,管好你心中的狼與人、老翁與青年,是貫穿數十年人生的大業,希望你同時傾聽兩者,爭吵難免,但不要戰到至死方休。
殺死死神
若你常感覺有東西緊追在後,如責任、視線或死亡等等。為何他總是在後,而不現身於前將你吞噬殆盡?
答案是他很弱小,倚靠恐懼苟活至今。
我們不如將他從背後移過來,揍一頓,復活一次就揍一次。儘管這行為不能根除問題,但你受到的影響將減弱許多。
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
時常感到痛苦,代表你的生活是失敗的。讓失敗者繼續指揮生活,還期待什麼好結果?
話雖如此,我們也無法搬來別人的大腦。但還有一種方法:借用形象。
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?
假設你崇拜賈伯斯,請問他失眠時做哪些事?賈伯斯的悲傷長什麼樣子?他將回顧過往?又往何處去?
假設想考進一中,你擁有一中學生的素質嗎?他們如何生活、談吐、思考、面對?
想像你被中意的人附身,會產生哪些感受與行動。交出情緒,複製這些人的思想與答案,以此控制日常。
比起我們的貧瘠腦袋,正確的態度更能帶來改變。
我們向著死亡前行
前面提到痛苦是「不想活也不想死的狀態」,畢竟「想死不想活」早就走了。
然而,是什麼讓人「不想死」?原因可分為兩種:
- 懷抱希望
- 生物本能
第一種人希望過得更好,追求破局,達成離苦得樂。第二種人缺乏未來的期許,毫無波瀾度過餘生,比起成熟的智者,不如說是生存的傀儡。
乍看前者正向光明,後者卑如蟲蟻,實則相反。
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」,懷抱希望之徒,總死命抓著剩餘一二。情勢再險峻,他們都認為「我能變好,我能逆襲」。問題是現實與理想差太多了,其衝突嚴重折磨著心智,長期下來,人不死也瘋。
所以我們要儘早走向第二種,也就是懷抱絕望。舉簡單的例子:感受不到人的高中生,一生皆是異類。三十歲青年生了重病,往後不可能照常工作。
知死而後生,未來將逐漸變糟,當你了解眼前希望不過是海市蜃樓,才有在沙漠前行的覺悟。
人不能救人,亦不能自救。
病入骨髓,丟棄希望,才有吼叫的權利。
結語
關於應對苦痛,還有許多發展空間。
《思考中醫》提到將六經病轉陽明病,再以下法治療。我們能否運用同樣概念,轉換痛苦樣式,再以其他技術處理?
筆者曾為此強迫自己辦營隊以及上台演講,確實能抑制日常疼痛,只是樣本太少,且「轉換痛苦」的可行性與操作方法有待商榷。
另外,古人如何處置痛苦?我們能否效仿古法,發展詩詞歌賦以宣鬱痛?這都是可以探究的方向。
本文目的是激起大家的觀察和研究,若不認同這些內容,請你寫出自己的散苦調痛論,以理論與實務粉碎本文論點。盼起到拋磚引玉之效,幫助類似境遇患者。